科技赋能定新位 政企协同兴产业——陕西省中药协会赴佳县考察红枣及酸枣产业发展

来源: 陕西省中药协会 2025-11-16

       

mmexport7845aba9820d01268fd755f069bedf0c_1763269232449.jpeg

       为推动陕北红枣及酸枣产业重新定位与高质量发展,近日,陕西省中药协会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考察组,赴“中国红枣名县”佳县开展专题考察调研。考察组由协会会长、陕西广济堂医药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国良带队,常务副会长周进华,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梁宗锁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新岗教授、周自云站长,延安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陈国梁,延安制药质量总监、协会酸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启明等行业专家及榆林广济堂中药公司总经理郑随军共同参与。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高登科,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小峰及县发改科技局、农业农村局、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县招商大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或参加座谈。

mmexport9bbbb2df5088c0113c4f09c48669ad83_1763269267781.jpeg

       考察组一行先后深入佳州街道任家畔村酸枣园、神泉村红枣基地、朱家坬镇泥河沟古枣园、大会坪村枣园流转示范区、小会坪村古酸枣园等多个点位,实地察看酸枣标准化种植、红枣基地建设、古枣园保护、枣园集中流转管理等情况。在佳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及榆佳工业园区,考察组详细调研了红润枣业、榆林佳宝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运营情况,重点了解陕西亘正元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枣精深加工及产业链延伸成果,对佳县在红枣品种改良、设施栽培、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探索实践给予肯定。

mmexportbb5edaf1cf749895174a5763f8fb2ae1_1763269291686.jpeg

       座谈会上,高登科县长全面介绍了佳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红枣(酸枣)产业发展现状。佳县作为革命老区、《东方红》故乡,拥有3000多年红枣栽培历史,82万亩枣林(挂果50万亩)、5.3万亩酸枣(含4万亩野生酸枣)构成了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境内泥河沟古枣园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留着1300多年树龄的“枣树王”,所产红枣以中环磷酸腺苷含量全国居首、富含多种药用成分而闻名,《同仁堂志》早有“葭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近年来,佳县通过推广“佳油1号”抗裂品种、改造21万亩低产枣园、建设4465亩沿黄有机示范基地、发展大棚鲜食枣设施栽培,以及推进枣树嫁接酸枣规模化种植、建设酸枣良种选育示范园等举措,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其中2023年以来已新建酸枣标准化基地超1.3万亩,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村集体参与、农户联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mmexporta4c539ebeaa8f5edca31b990ea55e804_1763269365250.jpeg

       与会专家围绕产业发展瓶颈与升级路径展开深入研讨。梁宗锁教授结合省外成功经验,提出要制定产业大规划、分步推进实施,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佳县红枣重新定位,构建“一产筑基、二产增值、三产赋能”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其他专家分别从分类管理、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强化品牌策划、创新现代营销模式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

mmexportd2a8baf05398e72e64467bc1ebb12da7_1763269393905.jpeg

       陈国良会长在总结时强调,佳县红枣产业历史底蕴深厚、资源禀赋独特,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兼具。协会将持续支持佳县产业发展,建议当地以科技为引领组建专家智囊团,系统解决虫害、自然灾害、灰分超标等产业痛点;深度挖掘红枣药用内涵,推动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成果转化。希望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助力佳县打造陕北红枣药用主产地核心承载区与入药中心基地,让千年枣业焕发新生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陕西省中药协会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