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不灭,在“复刻文物”中鉴往知来
近日,95后视频博主 @才疏学浅的才浅“复原”黄金面具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他购买了价值20万的500克黄金,花15天时间纯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精细复杂的制作过程令人震撼。网友纷纷为其点赞。国家文物局也向他发出“欢迎一起探索文物世界”的邀请。
匠心不灭,往事越千年。通过才浅的视频,我们可以切实感到匠人们手上的温度以及他们雕琢作品时闪闪发光的匠心。复原视频有两个细节令人动容。一是经历了上万次的煅烧和捶打,黄金依然丝毫无损、光彩夺目。才浅不禁联想,在数千年前“那位工匠也一定被黄金的美丽耀眼所震撼过”。那一瞬间仿佛与古人心意相通。二是面具眼睛下方有一道褶皱无法消除,才浅尝试学习古人制作出波浪状的装饰纹路后发现褶皱神奇消失,突然领会到古时工匠的巧思和智慧。这既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也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
千年时光如万里银河,将我们与古人永远分隔,但唯有站在波涛之畔同样位置的同一类人可以跨过时光,看见同一片风景。感谢才浅这样的“复刻文物”使者,带着我们与文物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可喜的是,像才浅这样热爱文物、传承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95后女生彭静旋在法国读研究生期间总会身着华服在巴黎街头弹奏古筝,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音乐;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的京剧演员王梦婷,经常用短视频的方式分享京剧的妆容、唱腔和知识,收获近百万粉丝;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00后本科生刘江辉,传承非遗折纸,用8000余件作品雕琢出万千世界……酒香也怕巷子深。与年轻人对话,与时代同行,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永久的生命力。
文物承载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运用好丰富多彩的传播力,创造出同心同向的凝聚力,文物就不再是冷冰冰的出土古物,而是充满生机熠熠生辉。传统文化也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无字天书,而是沉淀着历史智慧和人文情怀。做好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让文物活下去,让历史活起来,才能让我们在心有所恃鉴往知来,守住历史根脉,激发文化力量,构筑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无其器则无其道”。凝结在文物之中的“道”,既标刻着一个国家文化河床的厚度,也在不断为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着“文明养分”。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惟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路必能越走越宽。(熊苹)
【编辑:张丽娜】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