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短视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速猛发展和自媒体平台的普及,以个人为发布主体的自媒体短视频内容大量繁殖生长,充斥网络空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7月,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总体普及率高达98.1%,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达到78%,他们对互联网兴趣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却极为薄弱,尤其一些庸俗的短视频、一些虚假的短视频、甚至一些违法违规的短视频,让未成年人防不胜防,深受其害。短视频的信息碎片化、话题转换快、获取便捷,让孩子们的思维长期处于快速运转状态,当他们长期沉浸在那些唾手可得的短暂快乐中,自然便对生活中那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快乐的行为失去兴趣,譬如:读书、运动等,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也在退化,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孩子可能过于依赖网络上的认同和赞誉,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和成长。
面对自媒体短视频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一、筛选优质内容
现在很多专业团队在传播内容的时候,也会借助短视频这种形式,因为它短小精悍,简单直观。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筛选出有益的自媒体内容,它们具有教育意义、富有创意、能够启发思考,如教育视频、科学实验、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等,这些视频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孩子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造力。
二、管理屏幕时间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电子产品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过度的屏幕时间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家长,要监督管理孩子的屏幕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线下活动和社交,如户外运动、阅读书籍、艺术活动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避免孩子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使用规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参与度,还能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控能力;家长还可以巧妙地设定奖励和惩罚机制,可以助力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
三、培养媒介素养
信息时代,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小学生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现实生活和虚拟环境的辨别力,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不足,因此,媒介素养也已经成为学生快速成长过程中急需获取的能力之一。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教育孩子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自主地处理网络信息,做到这些颇有难度,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密切配合,做好网络教育管理工作,从小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并及时关注应对新媒体出现的各种新情况。
四、开展互动活动
自媒体时代在推动自我概念拓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尤其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自我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变成自我桎梏,而利用好网络平台,不仅为小学生提供了群体释放表达欲的空间,更给予了他们建构自我身份的天然场所。我们要鼓励孩子经常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数字化阅读赋能成长,自媒体互动共享书香”、“乘上网络的翅膀,让孩子爱上写作”、“用好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等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五、鼓励创新分享
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创客文化逐渐崛起,它代表了一种追求创新、敢于尝试、乐于分享的精神。近些年,创客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22年广州几名小学生拍摄的“雪糕刺客”短视频,在“广州普法”抖音号、快手号、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推出,引起了1700多万网友围观。虽然拍摄者的年龄小,但他们创造的能量却不小,他们打开摄像头,立足生活,用妙趣横生的故事,向大家普法,收获了各界广泛好评。作为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观看学习这些优秀的短视频,鼓励他们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积极健康的创作和分享,如绘画、音乐、舞蹈、阅读、写作等等,以此来提升孩子们的创作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在自媒体短视频风行的时代,我们的未成年人要充分利用它带来的便捷与优势,同时要清醒认识并抵制它的负面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