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调查:谁在假冒媒体发“新闻”?
“谁能想到这是假链接?”一篇假冒媒体的文章,让转发的网民莫名卷入舆论漩涡。
10月5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通报:近日,网传题为《低俗炒作博眼球,曝“瓜”文化不可取》的文章,系不法人员假冒媒体名义杜撰并上传网络。
人民网《人民直击》记者实测发现,有“商家”声称200元一条,可假冒权威媒体发稿,乱象背后已然形成完整“灰产”链条。多名专家表示,有需求、违法成本低、取证难等综合因素使得“灰产”链条难以斩断;企图操控舆论、从中获利的行为性质恶劣,危害深远。
仿冒媒体发文链接仍然在售
近日,记者以“新闻发稿”等关键词,在多个电商和社交平台检索实测。在某社交平台一条“媒体投放渠道分享”的帖子下评论“需要发稿”后,记者收到10余条私信,均表示有投稿渠道,价格几十至数百元不等。
有两名“商家”表示,仿冒的媒体发文链接有售。其中一名“商家”发来一条报价350元的仿冒A媒体发文链接。
记者对比发现,这条仿冒链接的主域名与A媒体名称仅有个别字母的差别,媒体LOGO、相关栏目索引等要素一应俱全,点击媒体LOGO和页面底部的相关栏目,还能跳转至A媒体官网。
“懂的人、做新闻的人看得出,不经常发的还真看不出来(是假的)。”该“商家”称,在这样的仿冒页面发文,无需审稿,只要不发赌博等违禁的内容,没有其他限制。
另一名“商家”先后给记者发来两条仿冒链接,并表示还有更多媒体可选,200元一条。记者对比发现,这两条链接与前述仿冒逻辑相似。
其中,仿冒B媒体的链接页面底部,设有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和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互联网网站标识管理服务平台的查验通道。点击跳转后,两个平台的查验结果分别显示为“查找失败!原因:无数据”和“您访问的网站域名与标识证书中备案域名不符”。
该“商家”提供的另一条链接,仿冒的是C媒体客户端页面。被问及假页面与真正在C媒体客户端发布的文章有何区别时,对方表示,“输入标题,在(真)客户端里搜不到”。
最低成本几十元或可批量“发稿”
炮制一条虚假的媒体发文链接成本几何?不法人员如何从中获利?记者在多个电商和社交平台咨询10余名主营“网站建设”的“商家”,多人表示可仿制媒体网站。
一名报价1900元的“商家”表示,除文章内容和原网站链接外,客户无需提供个人信息、企业资质等其他材料,域名可由其代为注册,媒体LOGO等元素也可从原网站获取。
“‘克隆’网站主要从域名和前端页面实现对用户的欺骗。”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任奎分析,仿制网站的操作流程一般为:选定目标网站,设计和注册相似域名,获取目标网站代码与资源,租用服务器并搭建。“网站前端的代码是开源的,不法人员简单复制目标网站的源码,就能实现外观仿冒,技术门槛极低。”
“搭建一个网站最低成本只需要几十元。”任奎表示,不法人员一旦控制了与媒体官网相似的主域名,就能通过替换部分代码,重复利用,批量“发文”,进而获利。
记者询问,仿制成功后,上述量产“发文”的方式是否可行。有“商家”表示肯定,并称届时会交付源码,按需求修改即可。
还有“商家”称,不仅提供仿冒的媒体发文链接,还能代写文章并推广。“一条龙”服务的上游,是谁在提需求?
一名办理过相关案件的公安系统人士表示,以往仿冒媒体链接的需求方多为企业,“通常在小范围传播”。
“试图通过仿冒媒体发声操控舆论,性质更恶劣。”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子告表示,近期事件中“灰产”与“饭圈”行为结合,危害更突出,“不仅侵犯媒体权益,扰乱网络空间秩序,长此以往,更可能导致公众判断力下降、真媒体公信力减弱”。
“灰产”链条如何斩断?
完备的“灰产”链条背后,各环节主体是否违法?乱象如何斩断?
“若有意捏造或传播虚假信息,需求方根据不实消息的类型以及影响,可能构成诽谤,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寻衅滋事等不同犯罪。”周子告认为,在电商或社交平台接单的“商家”,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仿冒媒体网站的“技术人员”可能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行动要求对仿冒、假冒新闻网站、报刊社、广播电视机构、通讯社等新闻单位这一类突出问题进行严厉打击。
多名专家表示,有需求、违法成本低、利润高、取证难等综合因素使得仿冒媒体发文的“灰产”链条难以斩断。
前述公安系统人士透露,类似案件隐蔽于网络之中,各环节主体之间可能毫无身份关联,分散各地,侦办过程中证据灭失的可能性大,办案难度和成本都很高。
“不法人员可能通过匿名注册域名、启用动态IP、使用境外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等手段规避监管。”任奎建议,加强域名注册审核和域名监管;健全全网的网站扫描引擎建设,加强信息共享。
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高艳东表示,相关案件可能面临着法律适用存在争议,涉及数据量庞大、取证难,上下游人员犯罪要件难认定等问题。“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网络‘灰产’的违法性质,加大打击力度和惩处力度;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高艳东认为,在虚假声量的制造中,作用关键但不易被追责的下游传播者也应引起关注。“他们往往是传播消息的‘排头兵’,但通常系个体行为,且数量巨大,很难深入追责。”
对此,多名专家建议,作为普通网民,应当保持警惕,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不盲目跟风传播;发现虚假信息或违法行为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对于已辟谣信息,及时删除或更新。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