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让童年更健康、成长更快乐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下文简称“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然而,当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沟通不畅、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许多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惑亟需解答,一些关于家庭教育、家校关系的乱象与迷思亟待厘清。因此,“教联体”建设正当其时。今起,本版将陆续推出“聚焦‘教联体’协同育人”系列报道,围绕“教联体”建设,邀约老师、家长、学生、社区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
提到“童年”,你会想到什么?是高高放飞的风筝、操场上的嬉戏打闹,还是一顿温馨的家庭晚餐?对现在的一些孩子而言,童年的印象却是做不完的课外作业、父母看到成绩单时的咆哮、自己鼻梁上厚厚的眼镜片……
“当前中小学生‘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仍较为突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以‘教联体’为载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是破解当前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今年9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上述负责人介绍:“‘教联体’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指导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还存在哪些堵点?如何更好推进各地“教联体”建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家校社协同育人观念、目标有待统一
最近半年,张丽为刚上初二的儿子毛毛“操碎了心”。
半年前开始,毛毛不愿去学校上课,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让张丽苦恼的是,自己和丈夫从高中便就读名校,大学毕业后留在一线城市,有着体面的工作。孩子从小吃喝不愁,日常起居有老人照顾,只要专心学习,可以“冲一冲”清华北大,起码也能考个“211”高校。可是,“如果继续这样玩手机,估计他连一本都上不了,太给我们丢脸了!”
为了让毛毛重回课堂,张丽和丈夫没少想办法,多次口头批评甚至强制没收手机,但收效甚微。
张丽担心,如此下去,孩子会不会真回不了学校了?她主动联系孩子的班主任,希望班主任能上门家访,一起帮孩子找到厌学的原因。然而,得到的只是轻飘飘的回答:“最近太忙,再等等”“你应该好好管管孩子玩手机”……
无奈,张丽只好托人介绍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甚至还挂了医院的“厌学门诊”。经过检查,排除了孩子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可能。尽管如此,毛毛依然不愿意回学校,原本充满欢乐的家庭也因此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
“像毛毛这样的案例,在我的日常咨询中十分典型。”北京市顺义区特聘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朱煦告诉记者,“表面看,孩子厌学是他个人行为出现问题,但深究造成他处境的原因,家庭成员、学校老师和社会支持等各方面都有责任。这也暴露出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上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不科学、不尊重教育规律的观念仍然裹挟着家庭、学校和社会。
“当前教育中还存在一些功利主义现象,体现在家长过度关注考试排名、中小学生超前学习、孩子正常睡眠时长被压缩等方面。这些错误或偏颇的做法,都是违背脑科学、违背教育规律的,破坏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因此,亟待耐心引导、加以匡正。”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指出。
另一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目标尚未达成共识,影响了家校社协同的效果。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康丽颖牵头的一项覆盖全国22省164.4万人的调查显示,对家长而言,最关心孩子的事项是学习,其次才是身体和心理健康;而对教师而言,期望学生身心健康排在首位,学习成绩排在第6位。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家长和教师都认为自己承担了较多的责任:40%以上的家长认为家庭承担的责任最多,90%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承担的责任最多。40%左右的家长和教师认为家校社协同没有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效果。
“毛毛所遭遇的成长困境,也是当前许多孩子和家庭面对的困境。只有首先扭转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理念,树立共同的育人目标,增强育人合力,情况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教联体’的提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是为了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孩子们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朱煦表示。
建设“教联体”,实现教育责任整合
“教联体”是什么?
“本质上,它是一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张志勇介绍,“各地区通过‘教联体’,联结起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学校、街道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实现教育责任‘大整合’。”
事实上,早在“教联体”正式提出之前,各地已开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2024年,教育部认定97个县(区、市)作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探索成效如何?
“根据我的调研和观察,经过这些年的推广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基本实现了从原先的‘单点开花’到现在的‘全面铺开’,并且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从制度化的角度看,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已经进入到制度化中期的制度和组织创新攻坚阶段。”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重涵指出,“不过,这一制度化阶段具有不稳定和反复的特点,有的地区预计仍会存在家校社合作‘一阵风’等情况,协同育人机制还有待健全。”
采访中,受访对象普遍反映,育人机制不完善、合作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协同育人的重要因素。
“早在2021年,包头市青山区教育局就联合区组织部、关工委、妇联、包头师范学院和区家长委员会成立了青山区家校社协同育人联盟。因为参与联盟的单位只有6个,我们遇到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联系联盟外的单位,这很耗费时间和人力。”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生强告诉记者。
“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机制没有建立或运行不畅、部门间协同度较低、上级政策支持不够、没有建立评估制度等,都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育人机制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康丽颖指出。
此外,记者发现,资源共享不足和政策保障有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校社协同育人各有资源优势,但资源利用多处于零散状态,缺乏整合,不同主体间的资源互用仍存在障碍。”康丽颖说,“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政策保障方面,专职工作人员较缺乏、评估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也是阻碍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运转的堵点。”
凝聚共识、因地制宜,共画学生成长“同心圆”
下一步,该如何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形成教育观念、育人方式的共识,形成协同育人“教联体”,齐心共画学生成长“同心圆”?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看来,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首先要凝聚育人共识:“要把握家校社协同育人各要素、各部分的关联性与耦合性,明晰各主体育人职责任务,激发协同育人新动能。”
“教联体”协同育人涉及馆校协同、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等多个方面。张志勇表示,各“教联体”要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朱煦特别指出,“各‘教联体’在搭建活动载体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资源,避免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积极有效的探索,正在全国各地展开——
位于老城区的浙江省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阵地等,打造了彩虹阅览室、E智小天地、亲子活动区、睦邻托育中心等多个儿童友好空间,开展暑期“爱心教室”项目,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服务。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伟大抗战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19所学校成立卢沟桥教育集群抗战精神传承志愿服务团,通过馆校社合作成立“弘扬抗战精神 担当育人使命”工作坊,持续开展“学英烈事迹,诵抗战经典,做红色传人”系列教育活动。
…………
在建立健全“教联体”的保障机制方面,张志勇强调,要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尽责机制。党委政府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社区街道、社会资源单位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同时,要明确“教联体”责任单位的具体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保障,健全责任体系。
“日前,青山区起草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章程》,明确了‘教联体’的工作机构、职责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即将成立。与此前成立的家校社育人联盟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参与部门由此前的6个增加到了21个,相关部门的职责更加明晰,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吴生强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完善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政策保障,通过‘教联体’建设,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儿童青少年成长中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
(文中张丽、毛毛为化名)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