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影像 | 薛勇:光影叙事 文化赋能——我拍何家营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有一个承载千年历史的古村——何家营村。
何家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倚潏河,南靠终南,静卧神禾塬之上,地处西安南北中轴线上,长宁大道与地铁2号线穿村而过。其文化底蕴深厚:村名源于唐代平叛安史之乱的何昌期将军驻军之地,后成为何将军后裔繁衍生息之所;更有唐宫廷乐师创立的何家营鼓乐传承至今。随着城市发展与周边大学城建立,其经济形态快速转型:从农耕文明转向以三产服务业为主的商业文明,从传统村落向“城中村”“村中城”蜕变。这些优势与变迁,勾勒出千年古村的最新风貌。
我有幸担任该村两年乡村振兴顾问,朝夕相处间近距离观察村落发展。在为村子出谋划策之余,凭借对摄影的热爱,用镜头定格何家营的珍贵瞬间。
我拍摄何家营,目的清晰纯粹。一是展现村子的历史与变迁,让更多人了解其往昔辉煌与今日转型,直观感受时间印记与村民适应时代的努力;二是引发对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关注,何家营作为典型城中村,面临挑战与机遇,流动人口既带来管理难题,也注入活力商机,希望通过摄影引发社会对这类村庄发展模式的思考探讨,提供有益思路;三是传递村子的人文精神,村民面对生活变化始终乐观积极,辛勤劳作的身影、邻里互助友爱、古乐社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都是何家营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四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周边大学学生可通过摄影了解乡村文化生活,增进对乡村的认知与感情,村民也能通过与外界交流开阔视野、吸收新思想,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
简言之,“光影叙事,文化赋能”成为我作为乡村振兴顾问工作的主旋律。
拍摄中,我主要聚焦五个板块:“村容村貌”,青砖黛瓦与现代楼宇交织,绘就乡村时代底色;“大事小情”,聚焦基层治理鲜活实践,展现民生温度;“街头巷尾”,捕捉热气腾腾的生活图景,烟火气中满是故事;“老老少少”,定格代际传承的活力瞬间,见证希望生长;“千年鼓乐”,奏响文化根脉的当代强音,唤醒历史记忆。这些影像,既是何家营迈向振兴的成长图鉴,更是新时代村民精神风貌的生动注脚。
连续两年,20多次拍摄,我基本形成反映何家营全貌的系列影像。影像在村里展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村民的高度评价。大家认为,用影像记录农村特别是像何家营这样处于转型期的城中村的变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村民们也说:“薛老师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何家营。”为表彰我的工作,村里党支部、村委会授予我“荣誉村民”称号,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鞭策。我会将何家营作为摄影实践的重要内容长期拍摄,让这些承载着我对何家营观察与思考的影像,成为大家看见乡村之美、关注乡村振兴的窗口。
来源:群众新闻
摄影:薛勇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