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大结局!诞生1名王者,1个网红 1队4创纪录,具体排名如下

来源: 豆角炒羊肉 2025-10-27

“苏超”最后一脚球刚落地,整个江苏就炸锅了。 九十分钟哨响,南京奥体那六万一千零六条嗓子齐刷刷吼出的“南哥”,硬是把夜空撕出一道口子,连隔壁安徽的狗子都跟着吠了两声。 谁也没想到,一场“城里人自己玩”的联赛,居然把中国足球那点仅剩的荷尔蒙全勾出来了。 更离谱的是,最后站在C位举杯的,不是财大气粗的苏州,也不是省会光环加身的南京,而是平时在地图上都得放大两格才能找到的——南通。 对,就是那个“教育卷王”“造桥狂魔”的南通,如今又多了一个标签:苏超唯一真“南哥”。

十二轮踢完,南通队没尝过败是啥滋味,二十九颗进球像二十九记耳光,抽得对手原地找牙;自家球门只被六次洞穿,守门员手套上的灰都没蹭掉几块。 净胜球二十三个,第二名南京掰着指头数到抽筋才凑出十二个。 积分表上,南通一骑绝尘,三十一分高挂,像学霸交卷后顺手把教室门反锁——剩下十二兄弟只能隔着玻璃干瞪眼。 有人酸溜溜:“不就是踢个野球嘛,至于吗? ”南通球迷直接甩图:看台上拉出二十米横幅——“我们卷高考、卷造桥,顺便卷个冠军,习惯就好。 ”一句话,杀人诛心。

token=c7d63117a956b37227bfb98807c7b36e.jpg

可要说人气,南通再横也只能算“学霸”,真正的“顶流”是南京。 最后一轮六万一千零六人涌进奥体,地铁四号线直接变“罐头”,有个哥们被挤得鞋掉在站台,干脆光脚看完九十分钟,赛后边哭边笑:“鞋可以再买,纪录这辈子能看几回? ”这是南京三个月内第四次把自家天花板踩塌——数字从六万零三百九十六涨到六万一千零六,每回只涨几百,却像给全江苏球迷打点滴,一滴更比一滴猛。 有人算了笔账:四场球,二十四万人进场,光门票就顶一个中甲队全年预算。 南京人拍拍胸口:“别问,问就是省会排面。 ”成绩也不掉链子,第二名的椅子坐得稳稳的,把“苏超”硬生生踢成“南哥内战”。

最魔幻的还数常州。 别家赢球上热搜,常州赢球……也上热搜,但前面得加三个字:“活久见”。 从第一轮开始,他们就像被诅咒的“人机局”,八连败、零进球,球迷自我调侃:队名干脆从“常州”改成“吊州”,再输下去就得变“丨州”——反正横竖都是“一”。 第八轮踢完,看台上一大哥举着喇叭喊:“兄弟们,咱不丢球就算赢! ”结果第九轮,真就赢了,一比零干掉镇江,进球那哥们赛后接受采访,张嘴第一句:“九十八天,我终于可以回家相亲了! ”全场笑疯。 官媒也下场玩梗:《央广网》标题——“越输越红,常州把失败踢成流量”。 一夜之间,常州抖音号涨粉三十万,输球视频点赞破百万,连自家市长都转发:“别骂了,再骂就成网红城市了。 ”一句话,把尴尬写成剧本,把眼泪变成币,常州用十三轮诠释了什么叫“黑到深处自然红”。

token=66371884d4553ed2e3ec51f769983099.jpg

热闹背后,有人泼冷水:“再火也只是业余联赛,能救得了国足? ”嘿,您还真别说,就因为“苏超”太火,球迷直接给国足下战书:“敢不敢来奥体踢一场? 输了你们留洋,赢了咱请喝鸭子汤。 ”媒体人跟着拱火:“若真踢,票房能破亿,国足赢也是热搜,输也是热搜,稳赚不赔。 ”足协吓得装死,评论区却嗨到飞起:“就怕国足连常州都踢不过,那得原地解散。 ”玩笑归玩笑,可笑声里藏着刀——大家不是恨国足,是恨铁不成钢。 苏超越火,国足越尴尬,就像邻居家孩子月考第一,自家娃还在补考,脸被打得啪啪响。

再把镜头拉远,你会发现“苏超”压根不是“突然爆种”。 江苏十三个地级市,GDP个个能打的背后,是密密麻麻的社区球场、企业联赛、校园杯。 南通一支县级市队里,藏着四个一级建造师、六个研究生,白天在工地算力矩,晚上在球场算角度;南京奥体隔壁,就是青奥公园,二十块钱一场的野球,常能捡到退役全运选手;常州虽然“吊州”,可全市注册业余球员三万人,比有些西部省份专业队都多。 换句话说,苏超只是把江苏人“爱卷”的特性搬到足球场:你卷分数,我卷进球;你卷加班,我卷加练。 火不是运气,是量变到质变,只不过以前没人把镜头对准而已。

token=96c22bf9784ac9823b4867f858814595.jpg

淘汰赛还没踢,江湖已血雨腥风。 南通球迷放话:“冠军我们预定了,其他队争第二就行。 ”南京球迷翻白眼:“六万人吼一声,吓也吓掉你们半条命。 ”徐州默默攒人品:“咱第三,只想闷声发大财。 ”最搞笑的是常州,抽签结果一出,官博发图:一把“咸鱼”表情包——“反正已经红,不如再红一场。 ”下面点赞十万,连对手泰州都留言:“轻点踢,我们怕网红体质。 ”您瞧瞧,连 trash talk 都这么接地气,谁还敢说中国人不会玩足球文化?

可热闹之余,也得泼盆冷水:苏超再火,也只是“城市联赛”,没有升降级、没有青训绑定、没有转播分成,全靠政府兜底和企业赞助。 一旦热度退潮,会不会沦为第二个“广场舞联赛”? 别忘了,五年前贵州“村超”也火遍全国,如今搜索量只剩零头。 江苏人精明,早给自己留后路:省足协文件里白纸黑字——“三年之内,完成百所足球特色高中对接,建立市县两级青训中心,优胜队直接代表江苏打全运会。 ”翻译成人话:先把火烧旺,再搭锅煮饭,火不能灭,饭也得熟。 至于能不能煮成“江苏版阿贾克斯”,得看后续操作,至少人家迈出了第一步,而且一步就跨到全国人民面前。

token=822d233b76f05cd278fe7602d187a048.jpg

哨声又一次响起,奥体灯光熄灭,人群散去,只剩看台上那条“中国足球不缺爱,缺的是不让你失望的理由”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 南通带着不败金身去了淘汰赛,南京扛着六万人期待继续冲票房,常州揣着“网红说明书”准备下一轮整活。 至于国足,依旧在某个封闭基地里练折返跑。 苏超不是救世主,它只是把一面镜子砸碎在众人面前:原来我们并非踢不好,只是还没找到让普通人上场、让城市得名、让胜利被看见的那条缝。 如今缝开了,光透进来,照得有人热泪盈眶,有人面红耳赤。

有人问:“然后呢? ”我想起常州首胜那晚,解说员吼破嗓子喊出的那句话:“足球的尽头不是赢,而是相信下一次还能赢。 ”相信这玩意儿,一旦发芽,可比高考状元、造桥纪录都凶猛。 江苏人已经用十三座城市、十二轮血战、二十四万现场、上亿次点击,把“相信”俩字写成了大写加粗。 接下来,就看谁敢接过这笔,继续往下写。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