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春运高峰来不来,回家的临客已经备好

零点过后,上海站逐渐安静下来,周围街区开始进入梦乡。但一公里外的普速列车存车场是个例外,机车(火车头)行驶的轰鸣声不时划破长空。

这里是上海站运转车间的主场,一年365天,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存车场上,总能看到被称为铁路“摆渡人”的调车组成员的身影。

春运即将启动,近段时间是该车间一年中最忙的时候。除了常规的取送列车进出库、摘挂列车、检修车辆等工作,夜班调车组还要抽出时间从无到有地拼接起一列列专门服务春运的普速临时旅客列车,每晚的工作量增加20%至50%。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红白相间的火车头频繁折返于轨道之间,拉起一节节绿皮车车厢,然后将它们推入制定的轨道,逐渐拼接起一列完整的列车,就像搭积木一样。

© 由 解放日报 提供

调车长王欲辉正在连接车钩

一列普速列车通常由十几节车厢组成,每节车厢都有自己的车号,调车组需要对照车号编组,不能自由发挥。因此,有时火车头一进一出还无法准确地把需要连接的两节车厢推到一起。铁路“摆渡人”就像是在“穿针引线”,在硕大的存车场中,找到对的车厢,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

“这列列车明天一早就要从上海站出发,刚才我们给它接上了行李车,现在编组完毕。”调车指导郭捷介绍,话音刚落,火车头就拉上一整列列车向远处驶去,逐渐消失在黑夜中。十几分钟后,它再度出现,执行新的作业任务。

© 由 解放日报 提供

夜班班组上岗前,调车指导郭捷为班组成员测温

调车组成员之间有不同的分工,他们需要密切配合完成任务。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每个人都带着口罩,朝对讲机喊话时,他们不得不加大嗓门。

当晚值班的倪天奕是一位连接员,负责按照调车长的布置,检查车辆和线路、确认信号和车距、连接车钩、安装简易制动阀等。有时,调车长会安排他登上列车车厢,双手抓住扶手、身体半“挂”在车厢外、顶着寒风,不断瞭望线路附近的情况,确保安全作业。车子走多远,他就要“挂”多远。

© 由 解放日报 提供

连接员身体半“挂”在车厢外,瞭望线路附近的情况

“安全就是这份工作的关键词,不仅要保证车厢准确连接,保障行车安全,而且要注意自身安全,因为和行驶的列车一起作业本身就是件危险的事。”倪天奕说,他们必须严格遵循规章制度,比如每次横穿铁轨时,都要抬起手,伸向前方和左右两侧,同时视线沿着手臂的方向看去,观察是否有列车即将通过。养成习惯了,有时过马路他们也会不自觉地抬手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高铁出行的旅客越来越多,上海站运转车间每年编组的春运普速临客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已经从几年前的十几列,减少至今年的十列。目前,十列列车都已编组完毕,静静停放在存车场内,等待调度命令。

往年,春运临客都会提前开行,但今年情况特殊,受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的态势影响,国家倡导原地过年以减少人员流动,上海地区的春运临客开行方案还没有发布。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春运高峰来不来,他们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备好旅客回家的列车。

编辑:燕青    来源:上观新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