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记者调查“摆摊收徒”套路

2025-04-03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春节以来网络平台上较火的 摆摊爆品 包括但不限于黄河大鲤鱼、爆汁烤鸡、大锅卤菜、小饰品等,相关摆摊博主大多在收徒教学。那么,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 10 万元 真的靠谱吗?记者调查发现,闫柯夫妇提到的 摆摊收徒 类视频和直播在短视频平台上数不胜数。

记者调查:高中低档量价齐跌,酱香为什么突然不香了?

2025-04-02

近日,酱香型白酒市场掀起了一阵波澜,多个知名酱酒品牌产品普遍降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海报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一些消费者认为,酱香型白酒口感过于浓烈、刺激,不太适合日常饮用。与此同时,部分消费者也反映自己从喝酱香型白酒转向浓香型或清香型白酒。此外,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也对酱香型白酒市场产生了影响。

涉嫌“医保取现”,成都这家医院被暂停医保拨付→

2025-03-31

经初步调查,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办理了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具备互联网诊疗资格。根据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医保部门也正在开展现场检查及数据提取分析等工作,调查期间,为防范医保基金损失风险,依据医保服务协议,现对该医院作出暂停医保拨付处置。

记者调查:150元就能获取隐私信息,“网络开盒”如此轻而易举

2025-03-27

调查动机近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13岁女儿“网络开盒”事件引发持续关注。及时识别、取缔非法个人信息交易平台,从源头上切断“网络开盒”行为的信息来源。对“开盒”团伙化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相关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网络开盒”行为的高压态势。

果味电子烟盯上未成年人 明令禁售又如何流入市场?

2025-03-25

但是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种调配出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被未成年人购买。执法人员对这些果味电子烟逐一进行了登记,并予以暂时扣留。果味电子烟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味多样,凉爽清香,很多未成年人痴迷于这种味道,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尼古丁危害。

“碳排放管理员”考证成了一门生意?记者调查:“擦边”工信部,

2025-03-24

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碳排放管理员成为新职业,一些机构嗅到了相关证书报考的商机,为了吸引学员不仅包装证书“速成”,还故意混淆概念,“擦边”工信部。调查中,新京报记者联系了耘笛教育的另外一名销售人员,对方同样标榜“发证机构是工信部”。▲销售人员口中所谓“国家工信部颁发的两证一卡”。

百度正面解答“开盒事件”,记者调查事件中“社工库”黑灰产

2025-03-21

3月20日,针对近期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的“开盒”事件,百度举行安全沟通会,正面解答了对这一事件的调查以及对事件中“开盒”信息来源的详细复盘。未成年人参与“开盒”,监护人需承担赔偿责任。

3岁以下孩子谁来带?丨记者调查

2025-03-20

下午5点,托育老师将孩子交到家长手中。同时,连续4年将“托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今年明确提出,强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记者调查|被“咔咔几下解决疼痛”吸引的年轻人,正困扰于正骨后

2025-03-17

在短视频平台上,以“祖传手法”为患者正骨的视频中,医师似乎只需“咔咔”几下,就能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被“咔咔几下就能解决疼痛”吸引的年轻人,正困扰于正骨带来的后遗症。然而央视网《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医师会无视这一要求,将诊疗小店开在自己家里。

一个小挂件全家没灰尘?沐浴露洗哪儿瘦哪儿?记者调查了这些网购

2025-03-12

一枚小小的植物萃取饼,被包装成能主动捕捉分解灰尘、让全家一尘不染的好物;一瓶普通的沐浴露,被宣传为洗哪儿瘦哪儿、比健身瘦得更快的减脂神器……北青报记者随机选取两家店铺的商品进行了调查。在商品介绍中,商家还列出了沐浴露不用动刀,不用吃药,不用运动,不用节食,无需忌口,快速瘦身的“六大优势”。

AI自习室加盟年入百万元?记者调查北京门店:47平半年仅收5

2025-03-10

有销售人员称加盟其所在品牌自习室可在三四线城市年入百万元。部分AI自习室可能存在被认定为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的风险。据门店运营人员透露,该门店为47平米的单间,最多可以容纳14个学员,目前已经开业半年,收了5个学生。AI自习室提供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导等服务,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

春天花粉过敏,圆柏树成“元凶”?记者调查:城市绿化规划已不再

2025-03-05

春季花粉“过敏原”是圆柏?记者查阅主管部门的回应发现,在2月27日,针对网友反映的“圆柏花粉过敏”等问题,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回应称:经成都市绿化管护中心核实,圆柏木在本市栽植很少,且已逐渐不用于绿化栽植树种。在新的城市绿化规划时,也已经不再使用这类树种。

新华调查丨“假悲情”博取“真同情”,虚假助农视频为何屡禁不绝

2025-03-04

目前,该案已移送乐山市沙湾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对网络“卖惨”营销乱象进行了集中整治,但虚假助农视频依然不时出现。经调查,注册该视频账号的人,是一名34岁的乐山男子先某。

记者调查发现家中安装摄像头暗藏隐私泄露风险

2025-03-03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原本出于安全考量安装的家庭摄像头,却暗藏隐私泄露的风险。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航分析,家用摄像头隐私泄露问题涉及多方责任主体,其法律责任需根据具体行为性质、情节严重程度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判定。

“手机NFC碰一下钱就没了”? 记者调查:隔空盗刷是真的吗?

2025-02-27

隔空盗刷,“碰一下钱就没了”是真的吗?公安机关依法将发布者吴某传唤至办案场所进行询问。吴某因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500元行政罚款并通过网络平台公开致歉。如果极端情况下发生了盗刷,别人在近距离情况下把你的银行卡利用手机的NFC功能支付把钱给盗刷走了,首先它是一种接触性的犯罪。

一声“爸爸妈妈”精准拿捏 短视频盯上老年人情感需求

2025-02-25

一些主播编造“兄弟反目”“夫妻分离”“千里寻人”等故事,常使用“现在只有最后一批货,爸爸妈妈们快点帮帮我”等话术催促下单。不少群众反映,一些直播间以虚假宣传等手段恶意诱导老年人下单,涉及金额动辄成千上万元。“种种网络沉迷行为,暴露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2020年至今,小莫的爸爸已经花了10多万元买保健品。

独立调查丨卖断货的黄金

2025-02-24

“目前车间还有5吨的黄金产品订单没有交付。”张海所面临的生产压力只是全球对于投资黄金需求量大增的一个缩影。同时,公司所属的招金集团旗下拥有多座金矿,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中国黄金现货市场的主要黄金供应商之一。梁永慧说,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也将带动全球消费者购买黄金。

不参加课程学习会落伍?“网课热”背后暗藏玄机

2025-02-21

然而,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这股热潮背后暗藏玄机,消费者正一步步落入陷阱。加强监管力度 保持理性消费“井喷式”的AI课程为网络知识付费市场敲响警钟。马亮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数字平台和课程供应企业的指导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服务评价和信用机制。

职称代办“坑”有多深 有关部门提醒:别轻信全程代办

2025-02-17

相关部门屡次提醒,通过正规渠道申报职称,不要轻信机构和个人以“有内部渠道”“无需经过正规申报程序”等名义进行职称代办。意识到不对劲后,左先生和庞先生向该公司工作人员提出退款申请。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代办机构的监管和审查,从源头上遏制乱象发生。

有没有→好不好,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无障碍环境建设

2025-02-14

2023年9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近年来,临沂将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政企协力、分期分批推进。2022年,渝中区启动中山二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其中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工程。

篡改数据、替代参检……机动车环检造假乱象频出

2025-02-12

业内人士透露,机动车环检造假乱象频出,有近年来检测机构增多、竞争加剧的原因,有些机构为了“抢生意”,故意“放水”。

记者调查:购物平台“先用后付”模式缘何惹争议

2025-02-10

在一些社交平台甚至出现“如何关闭‘先用后付’”的教学帖。隐蔽选项暗含风险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先用后付”作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存在超1万条投诉信息。“先用后付”功能本质上仍属于买卖合同关系,而信用卡等金融产品属于借贷合同关系。平台应该充分告知“先用后付”中消费者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相关风险等。

直播间大汉秒“变”美女?硅胶制品乱象调查:买家可定制

2025-02-08

  另一“硅胶面具定制”的店铺,卖家表示可以根据买家的具体要求定制面具和头套的毛发、肤质、皮肤纹路等,最终的成品能和提供的照片有八九成像。  调查中,还有电商店铺内售卖标有“主播假胸男用”等内容的义乳产品,价格为两三百元。

调查|寒冷冬日,市民盼公厕水龙头不再“凉得直扎手”

2025-02-07

寒冬时节,不少市民在使用公共厕所时遇到了困扰——即便室外寒冷刺骨,许多公厕内仍提供凉水洗手,冰冷的水流让双手备受“考验”。“哎哟,水凉得直扎手!”目前,少数公厕安装小型热水器,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这一举措不仅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体现,更是对市民需求的积极回应。

记者调查丨随意弃养异宠存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2025-02-05

潮流背后,风险暗藏,由此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传染性疾病蔓延等问题不容小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异宠”纳入其中,强调“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而随意弃养异宠很可能违法。

记者调查驯犬市场乱象

2025-01-24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下驯狗市场可谓乱象丛生,从对宠物狗的实操训练,到驯狗师的培训环节,违规操作、虚假宣传等问题涌现,亟待规范整治。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宠物学校的工作人员称自己是“宠物驯导师”“职业驯犬师”,且持有相应的专业证书。

群里一个虐杀猫狗视频售价上百元 记者卧底调查虐杀宠物灰色产业

2025-01-23

受访专家指出,斩断虐杀宠物灰色产业链需要从法律、教育、监管等多个方面努力。社区内成员自称“老哥”,将虐待宠物鼠的行为称作“吱疗”。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缑小丰分析,虐杀宠物视频能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形成产业链,与网络平台的监管不力有很大关系。

宣称免费领养却是“贷款买猫”,记者调查宠物领养套路

2025-01-22

店家告诉他,可以免费领养,但是需要签订相关协议,且每个月要在店里购买猫粮。“店家宣称免费领养,结果却是让我‘贷款买猫’。”对方介绍,可以免费领养,但有一条领养规则必须遵守,就是要买一袋猫粮回家。免费领养猫3天,损失了1130元,最后猫也没有领养到。

“猫咪养了五个月,在宠物医院花费过万了”,记者调查宠物看病贵

2025-01-20

“猫咪养了才5个月,在宠物医院的花费都过万了。”据介绍,宠物医疗收费主要由检查、手术、输液等治疗费用和耗材及药品费用组成。对宠物医疗险,宠物医生的态度则更为矛盾。彭医生认为,宠物医疗行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医疗事故责任判定标准,保障宠物主和医生的合法权益。

自费上班30元一天还管饭,“假装上班公司”值不值得一试?

2025-01-16

30元/天,包午饭两荤一素“假装上班公司”值不值得一试?在自由职业工作者李先生看来,去“假装上班公司”上班性价比很高。记者调查发现,从2024年12月开始,“假装上班公司”在全国部分城市注册成立。日后,若“假装上班者”被证实虚假实习,将对其求职或个人征信等造成不良影响。“假装上班公司”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更多
分享到: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