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六年之后:至少11人升副部,其他的………
据《新疆日报》3月31日消息,3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任命杨发森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杨发森出生于1971年2月,此次履新后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年轻的省部级领导。
杨发森 资料图
杨发森是甘肃古浪人,早年在解放军36107部队服役,后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工作,曾任阿克苏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副书记,拜城县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委员、拜城县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委员、库车县委书记等职。2016年12月,他转赴和田工作,先后任和田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自治区政协和田地区工委党组书记(厅长级)、副主任,2018年2月出任和田地委书记。今年2月,杨发森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15年,时任阿克苏地委委员、库车县委书记的杨发森被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当时,共有102人被中组部授予此称号。
百里挑一的遴选
据媒体披露,这102名优秀县委书记都是在精挑细选、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遴选出来的。为了把“像”画准、把人选好,各省区市党委注重多渠道、多层次听取意见。有的把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列入谈话范围,有的走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普通党员群众,有的和家属进行交谈。对于某一位推荐人选,考察组往往要当面听取五六十人的意见。与此同时,两轮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公示成为必经程序。在省区市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的基础上,中央组织部对初步人选又进行了复核,对与评选标准和条件有出入的候选对象,多次与有关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沟通协调核实。事实证明,这些经过严格把关而选出来的干部的确是素质过硬的好干部。
从“百优县委书记”的性别上看,在102名入选的县委书记当中,男性有95人,占93.14%;女性为7人,占6.86%。性别是人最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它反映了人们对男女两性持有不同的角色期待。性别不仅折射出了女性领导干部在我国干部序列中占比整体偏低的状况和女性官员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效应,同时也提醒女性县委书记要以更加敬业的态度履职尽责,唯有如此,方可在激烈的干部竞争中取得主动。
从“百优县委书记”民族分布看,汉族为86人,占84.31%;少数民族为16人,占15.69%。与同时期汉族人口占91.51%、少数民族人口占8.49%相比,少数民族优秀县委书记占比是相当高的。个中原因在于我国共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占省级行政单位的比例为14.7%,民族省份推荐的优秀县委书记有固定比例为少数民族干部的要求, 再加上非民族省份推荐的少数民族干部,使得少数民族县委书记的占比达到15.69%。
从年龄上看,在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年龄最大者1956年出生,时年59岁;年龄最小者1975年出生,时年40岁。1961年至1966年出生,年龄介于49岁至55岁的县委书记有72人,占比高达70.6%,他们是优秀县委书记的主体。
学历是影响干部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一定的学历是干部入职或者晋升的“敲门砖”。分析“百优县委书记”的初始学历和最终学历发现,在初始学历中,中专学历的县委书记占36.4%,本科学历最多,占56.8%,研究生学历仅占6.8%。而在最终学历中,本科学历达到17.9%,研究生占74.6%,博士研究生达到7.5%。
根据“百优县委书记”的公开资料,他们从参加工作到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大多都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其中,用时11—15年的有1位,比例为1%;用时16—20年的有12位,比例达11.8%;用时21—25年的有31位,比例为30.4%;用时26—30年的人数最多,有40位,比例为39.2%;用时31年以上的有18位,比例为17.6%;用时最长的达39年,平均用时为26年。由此可见,干部走上县委书记岗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部通过摸爬滚打,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县委书记。
根据“百优县委书记”的公开资料,他们从参加工作到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大多都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其中,用时11—15年的有1位,比例为1%;用时16—20年的有12位,比例达11.8%;用时21—25年的有31位,比例为30.4%;用时26—30年的人数最多,有40位,比例为39.2%;用时31年以上的有18位,比例为17.6%;用时最长的达39年,平均用时为26年。
由此可见,干部走上县委书记岗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部通过摸爬滚打,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县委书记。
11人晋升副部
近6年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至少有11人晋升副部,其中1人已卸任,还有不少人晋升厅级干部。
有媒体统计显示,除个别辞职或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外,绝大多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都获得了提拔。其中,有48人在2015年当年职务或行政级别就发生调整变动,42位获得晋升,达到总数的41.2%。北京、天津、吉林、福建、广东等省市的优秀县委书记当年均得到提拔,湖南、黑龙江、安徽等14个省份的优秀县委书记部分得到提拔,山西、内蒙古等10个省市区的优秀县委书记当年没有获得提拔。四年之后,这批“百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获得晋升的比例更大。截至2019年6月,96%以上的干部获得提拔。
第一个晋升副部级的是北京西城区委原书记王宁,他于2015年10月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现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最年轻的一位副部级官员是1965年出生的冀国强,现任天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新疆有两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晋升副部,除了今年晋升的杨发森之外,还有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伊犁州党委书记邱树华。
截至目前,2015年获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担任副省级干部的主要有:
王宁,现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程连元,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李树起,现任天津市副市长;
冀国强,现任天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翁祖亮,现任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惠建林,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党组成员;
陶长海,现任贵州省副省长、党组成员;
邱树华,女,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伊犁州党委书记;
杨发森,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庞庆波,现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15年获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廖俊波不幸殉职。
2017年3月18日,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廖俊波在下乡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9岁,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
而湖北省巴东县委原书记陈行甲,则于2016年12月任期届满后辞去公职,后来创立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
至少8人落马
2015年表彰的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目前至少已有8人落马。
广东江门市蓬江区委原书记王积俊 是102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第一个落马的。在获表彰次月,王积俊升任江门市委常委。2016年4月,王积俊被免去江门市委常委职务,半年过后,广东省检察院以受贿罪逮捕王积俊。
随后落马的是河北邯郸县委原书记何志刚。2016年2月,何志刚在邯郸广电传媒、邯郸报业传媒主办的一项活动中,曾获评年度十大“最美邯郸人”。活动方为他拟的评语还写道,何志刚的群众满意度达98.7%。2017年5月,何志刚接受组织审查。
2018年12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张家口市权威渠道获悉,原任张家口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的陈岗已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2015年“七一”前夕,时任河北涿鹿县委书记的陈岗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6年4月,陈岗转任张家口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
据悉,8名落马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有5人是在2019年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
2019年1月,时任山东泰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永征落马,被表彰时,他任泰安市岱岳区委书记。
2019年3月,曾任宁夏固原市委常委、西吉县委书记的马志宏落马。
2019年4月,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局长,被表彰时担任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门源县委书记的董金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9年5月,冯振东、张尚华相继落马。
2019年5月22日,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巴中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尚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公开简历,张尚华生于1964年10月,早期在西南石油大学工作,历任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2008年,张尚华调任广元市政府副秘书长。2010年,张尚华任旺苍县县长,后任县委书记,主政旺苍县5年。2015年6月,张尚华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2016年1月,张尚华任巴中市副市长,直至落马。2020年9月,张尚华因受贿罪获刑十一年六个月。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经查,张尚华理想信念丧失,毫无党性原则,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欺上瞒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搞封建迷信,沉溺享乐,追求低级趣味,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公款旅游,公车私用,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安排打高尔夫球,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车辆,利用职务上的影响,将应当由亲属个人支付的费用,由下属单位支付、报销,将公权力沦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甘于被“围猎”;购买、使用伪造的学历、文凭;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称张尚华“购买、使用伪造的学历、文凭”。查看其简历,他在西南石油学院本科毕业,后又在西南师范大学政治专业脱产两年,此后在仕途上并无脱产学习的经历,他的“工学博士学位”不知是如何获得的。
冯振东和张尚华有着相同的经历。
2015年6月,冯振东在陕西富县县委书记任上被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个月后,冯振东出任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后任延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2018年4月1日,冯振东出任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2018年10月,担任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2019年5月17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宣布,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冯振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9年11月,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陕西省纪委监委对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冯振东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冯振东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抗组织审查,串供、伪造、转移证据;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反组织纪律,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决定重大事项,违反规定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反廉洁纪律,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礼品、消费卡,长期借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违反规定从事营利活动;违反群众纪律,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违反工作纪律,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政府采购活动;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乐,造成不良影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涉嫌受贿犯罪。
8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落马的背后,能看出什么?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其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反腐无禁区,荣誉绝不会成为贪腐的护身符;第二,昨天并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
对于这些曾经获得荣誉的县委书记们来说,成绩只是对于过去的肯定。作为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对象,他们的落马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现,生动诠释了“反腐无禁区”。荣誉绝不会成为贪腐官员的护身符、免责牌。无论获得过什么荣誉,官员只要是逾越底线、践踏红线,同样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两面人”伪装得再深也会暴露,对于此,马志宏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马志宏的司机曾公开讲了3个故事,其中之一就是马志宏的儿子结婚,只和亲家见了个面、吃了个饭,对外一桌酒席也没摆。当时县里只有司机知道,连县委办公室主任都不知道。
在马志宏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他曾经这样解释,“时常读读这句话,内心会受到警示,人无论身处何方,不管官做多大,一定要有敬畏心。”
敬畏之心,其实只停留在马志宏的口头上。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风劲吹之下,“两面人”无所遁形。
2018年8月,中纪委通报了7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马志宏等人的失职失责问题在列。
通报称,2016年以来,中央、宁夏、固原多次要求西吉县就扶贫资金问题整改,但该县县委不重视,问题屡查屡犯。2017年4月,专项检查发现扶贫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浪费、闲置等,涉及金额达2亿多元。
通报认定,时任县委书记的马志宏,以及时任县长的武维东负有领导责任。2018年8月,马志宏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2018年4月,武维东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
其实早在2018年3月底,马志宏就已经被免去县委书记一职。在当时召开的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他不但没有出席,而且在上级宣布任免时,他的名字后已经没有“同志”二字。
2019年3月,马志宏落马。
【编辑:张丽娜】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