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辛巴海鲜大礼包解冻后全是黑水、电商虚假发货……登春节消费维权舆情黑榜

来源: 中国消费者网 2025-02-27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春节假期,我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文旅热度空前,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餐饮、电商消费双双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消费维权案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月28日至2月5日共计9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18,896,039条,日均约210万条。

  1.张家界一游客遭遇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

  深圳广电“第一现场”:2月3日,湖南张家界。有网友报料称在张家界旅游时,疑遭遇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

  陈女士称,当时打车被出租车司机推荐到一家叫“土家园”的饭店,服务员推荐招牌菜:娃娃鱼和打鼓皮,还说两个菜就够吃了。后面看饭店评价不好,出去一问鱼258元一斤,结账的时候发现两个菜居然要844元!记者在餐饮平台发现多名顾客吐槽有类似经历。2月6日下午,官方通报称,涉事餐饮店“土家园”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等宰客行为。目前,已责令涉事经营主体停业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2.880元海鲜大礼包解冻后全是黑水

  封面新闻:春节期间,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被消费者反映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无法食用。辛巴发布说明并道歉,其海鲜供应商尖锋食客回应称,将赠送一瓶五粮液作为补偿。

  3.虚假发货揽收记录转运记录都能造假

  凤凰新闻:一个月三单“丢件”,消费者快被虚假快递逼“疯”了。有女孩子在春节来临前,还是没收到两个月前就预订的“新年战袍”。衣服原价389元,12月6日价格优惠为352元,她下了第一单。12月12日,她发现优惠力度更大,衣服只要312元,于是又下一单。但一个多月后,两单衣服都没收到,商家告知原因是“丢件”。愤怒的她在网络上吐槽,才发现“丢件”只是一种说辞,事实上,商家可能没有真实发货,而是制造了虚假物流信息,再以丢件为由让消费者退款。之所以需要虚假发货,是因为一些商家手里“没货”,此前虚报库存,出现商品卖超情况;还有一些商家则可能是因为价格太低不想卖了。上述这些消费维权典型案例集中于餐饮、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方面。

  监测期间

  有关“餐饮消费”负面信息共566,531条,占吐槽类信息的39.03%,日均信息量6.3万条。

  有关“文化娱乐”负面信息共362,638条,占吐槽类信息的24.98%,日均4.0万条。

  有关“电商网购”负面信息共215,264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4.83%,日均2.4万条。

  有关“文旅出行”类负面信息共201,770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3.90%,日均2.5万条。

  中消协表示,在繁荣景象下,需关注价格虚高、服务缩水,供需失衡或引发信任危机等问题。春节假期消费维权舆情总体平稳。以年夜饭为代表的春节餐饮消费之外,旅游、出行、观影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增长点,消费场景愈发多元,消费需求扩量提质,新消费业态盛行带来更多挑战。

  市场调节不足,定价偏向供给侧;服务标准模糊,硬件缩水侵害隐性权益;信任危机凸显,新型骗局扰乱消费市场等成为引发春节消费舆情的“导火索”。

  对此,中消协建议:

  一是强化AI赋能,建立智慧监管体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着力构建“未诉先办”“防患未然”的工作机制。

  二是共筑满意消费,提高消费维权能力。着力提高消费维权能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各地消协组织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消费者投诉,大力推广应用“消协315”平台,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建立推广消费纠纷快速处置通道;另一方面可在景区、商圈等客流密集场所派驻流动巡查员,现场解决纠纷。最终缩短维权时间,实现投诉便利化、信息透明化、处置快速化。

  三是升级消费服务,做好风险明示工作。真正做到切实提振消费,服务更应跟得上、把得牢、撑得住,让消费者省心放心。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