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民营企业以技术助推产业升级
眼下,一大批民营企业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各行各业,诸多民营企业逐步由“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
“天道酬勤,我们始终相信,只有敢于挑战最难的课题,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近日,好孩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宋郑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民营经济正迎来从“制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的关键期,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中国质造’与‘全球需求’的深度耦合。”宋郑还表示,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当儿童安全座椅的蜂窝铝吸能技术源自航天工程、气囊控制算法依托本土芯片产业突破,当“中国标准”开始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民营经济已从“政策受益者”成长为“价值共创者”。
从创新能力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36年前创立起,我们便秉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一家好企业、一款好产品’的理念,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基因。”宋郑还介绍,集团累计创造专利13900项,在全球设立8个研发中心,用持续投入印证着“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逻辑。
在汽车安全座椅领域,技术门槛与安全责任曾是中国企业的“拦路虎”。
宋郑还回忆,1998年,当全球主流标准停留在50公里/小时碰撞测试时,团队受航天蜂窝铝技术启发,耗时50个月将标准提升至80公里/小时;2014年起,又历时7年攻克气囊触发精度控制难题,2021年第一代产品获德国ADAC评级,第四代技术已瞄准车辆翻滚等前沿场景。“这些突破不仅为了产品竞争力,更要树立‘中国安全标准’。”宋郑还坦言。
以好孩子第三代气囊儿童安全座椅为例,宋郑还介绍,历经十年研发,攻克了多方面关键技术难题:从数百款气体发生器中筛选出专为儿童安全设计、压力小温度低的混合式发生器;联合开发高精度ECU控制器,通过40GB数据训练算法,标定覆盖16种如坡道跳跃、鹅卵石路等极端工况的算法,控制器可在零下35℃至 85℃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确保误报率趋零;采用车规级高强度钢材,ISO-FIX接口可承受2.2吨载荷;搭载汽车级传感器,且通过仿生人体模型测试验证气囊展开时对儿童肌肉、骨骼及内脏的安全性。
展望行业未来,宋郑还将目光投向“智能化+生态化”:“当AI与物联网重塑育儿场景,儿童出行安全不再局限于硬件制造——我们正在研发的4G联网装置,能实时监测座椅使用状态、预警碰撞风险,未来还将整合保险、教育等服务,构建从‘安全产品’到‘育儿生态’的闭环。”这种“产品即入口”的理念,既呼应了全球育儿市场从功能型消费向场景化服务的升级趋势,也为中国品牌突破“低价竞争”窠臼提供了新思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句话对儿童用品行业尤为贴切。”宋郑还说,当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座椅中安心成长,当“中国智造”成为全球育儿家庭的首选,这才是行业追求的“好企业、好产品”的意义。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