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由凉转寒,敛阳防燥(节气与健康)

2025-10-10

10月8日,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春琛介绍,寒露是秋季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寒。寒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进一步收敛,阴气渐盛,养生应注重防寒保暖、滋阴润燥,同时注意调畅情志,以适应气候转换。

别冤枉了这些习惯和食品(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③)

2025-10-10

前不久,本版发布的《这些“好习惯”,其实不健康》《这些“健康食品”,吃起来要小心》,引发读者广泛关注与热议。许多朋友好奇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健康误区?夜间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细菌会大量繁殖并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形成牙菌斑。晨起刷牙的目的就是清除这些细菌和牙菌斑。

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新生活新体验)

2025-10-0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介绍,目前,养老机器人一般分为护理型、康复型和陪伴型三大类,“其中,护理型主要面向失能老人,康复型面向半失能老人,陪伴型主要用于情感交流。”  张云泉建议,针对我国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要积极布局一批技术攻关项目。

长假后,如何调整饮食(服务窗)

2025-10-09

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人品尝各种美食,肠胃“超载”。节后如何调整饮食,给胃肠“减负”?调整生物钟,坚持吃早餐,尽量不吃宵夜,每餐八分饱。主食中可增加适量粗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长假后,有些人抗拒进食并大量运动,但往往很难达到效果,还可能变成“易胖体质”。细嚼慢咽,可避免摄入过多食物。

全国最好的医院排名,建议收藏,可以救命!

2025-09-30

100种疾病哪些医院治得最好?详见以下这份健康时报导医榜单。存起以备不时之需。

基因疗法成功延缓亨廷顿病发展

2025-09-30

亨廷顿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是亨廷顿蛋白基因中出现过多DNA重复序列,导致大脑内异常蛋白积聚。AMT-130疗法针对亨廷顿病最早侵袭的两个脑区——尾状核和壳核。初步结果显示,该基因疗法将疾病进展减缓约75%,表明AMT-130有望根本性改变亨廷顿病的治疗现状。

假期出游,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

2025-09-30

国庆中秋假期在即,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景区景点等将迎来客流高峰,安全防范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9月29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  牢记“四要”和“四不要”,是安全出游的关键。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2025-09-28

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超则过量。如果这家人的食用油消耗速度明显短于62天,则可能意味着每日油脂摄入量偏高,存在过量风险。植物油虽富含不饱和脂肪,但若摄入过量,在人体内容易被氧化成过氧化脂。利用不粘锅不粘的特点,在炒菜时减少烹调油的用量,且不影响菜品质量。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9-28

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至2025年8月17日,全球31个国家累计报告超过40.9万例霍乱或急性水样腹泻病例,其中死亡4738例,以非洲地区为主,6个国家病死率超过1%。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

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吗

2025-09-25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达5%以上,在85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达30%。一些人的父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痛心之余也担忧自己将来同样会患病。若携带风险基因,会大幅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概率,但其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相对较低。

这些习惯可能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2025-09-25

科学研究发现,一些人们认为的“好习惯”,却很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实际上,长期睡眠异常也可能提升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缺乏运动是中年期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年人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能显著降低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空气污染可能损害儿童视力

2025-09-24

据2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子刊《PNAS Nexus》上的一项新研究,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国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在内的研究团队发现,空气污染可能会损害儿童的视力。

聊天机器人带来“AI精神病”隐忧

2025-09-24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汉密尔顿·莫林团队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能会诱发或加剧精神病,他们将这一现象称为“AI精神病”。目前,科学界对“AI精神病”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相关案例多为个案报告。而且聊天机器人可能通过强化用户的情绪高涨状态,诱发或加剧躁狂发作。

秋分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2025-09-23

秋分为秋季第四个节气,此日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后北半球渐入深秋。推荐一粥一菜一茶,助您平和度秋分。尤宜于秋分时节,秋燥明显,心神不宁,脾胃不和,脏腑虚弱者。秋分药食养生原则:减辛增酸防伤肺,温和清淡温脾胃。

秋分:阴阳相半 敛神润燥(节气与健康)

2025-09-23

9月23日是秋分节气。中医认为,秋分标志着自然界进入阴阳均衡的状态,人体也应顺应“收敛”之气,养生以平衡阴阳、防燥润肺为核心,为迎接寒冬储备能量。谢芳提醒,秋分后日照减少,人容易产生悲秋之情,应多晒太阳、多与亲友交谈,培养乐观心境。

洗牙会造成牙龈退缩?“老掉牙”不可避免?这些健康误区要注意

2025-09-22

如果是刷牙习惯造成的牙龈退缩,及时纠正错误的刷牙习惯,可以有效防止牙龈继续退缩。医生提醒,因为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龈退缩,一定要到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并且在治疗后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牙龈退缩 这些误区要注意关于牙龈退缩以及牙齿护理,人们经常有一些误区。“老掉牙”,老了掉牙是不可避免的?

老有所养,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2025-09-22

截至202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近10.73亿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养老床位合计799.3万张,参加“银龄行动”的老年志愿者累计超700万人次……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一个更加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为亿万老年人绘就出最美“夕阳红”。

老有所养,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2025-09-19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老龄工作方针政策更加明确。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一个更加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为亿万老年人绘就出最美“夕阳红”。

秋季脱发多?内调外养能防治(服务窗)

2025-09-18

  汤军介绍,秋季燥气当令,人体气血内收,头皮毛孔收缩,加之燥邪耗伤阴血,故而易出现脱发增多的情况。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秋季脱发多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发根失养密切相关。

女子散步误触身亡,“化骨水”氢氟酸有多危险?

2025-09-18

目前,事发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为何被称为“化骨水”?  提起氢氟酸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名字——“化骨水”大家或许有所耳闻。但在产品最终出厂时,氢氟酸已被彻底清洗去除,正常使用电子产品不会接触到氢氟酸。

秋季花粉过敏,怎么应对?

2025-09-17

花粉监测和预报将为花粉过敏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花粉浓度信息、预防和治疗建议。花粉过敏人群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必要时可进行药物治疗。    这段时间,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处于秋季花粉季,易导致部分人群过敏。秋季花粉主要来自各类草本植物,主要过敏原包括蒿属、葎草属、豚草属、藜科、苋科、禾本科等植物的致敏花粉。

“秋冻”“贴秋膘”有讲究!专家回应秋季养生热门话题

2025-09-17

“贴秋膘”该怎么“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医专家回应了秋季养生热门话题。“秋冻”并非人人适合人们常说“春捂秋冻”,其核心在于顺应季节气候,帮助抵御病邪。“贴秋膘”需因人而异天气渐凉,食欲转好,“贴秋膘”应该“贴”点啥?

“水果自由”为何越来越近 ——专家解读水果价格亲民化趋势

2025-09-16

生活中不少消费者发现,蓝莓、阳光玫瑰葡萄等水果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王文辉分析水果价格变化的逻辑。一些水果如车厘子、蓝莓等果品近年来进口量大幅上升,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部分品类部分时段降幅较大。另外,蓝莓与阳光玫瑰葡萄等国内产量大幅增长,使得这些水果的价格也进入下行通道。

打击癌细胞 保护脑组织 放疗“导航”:鱼与熊掌兼得

2025-09-16

在对抗“癌王”级肿瘤——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战场上,放射治疗有了精准“导航”。同时,目前高级别脑胶质瘤放疗的最佳靶区体积及剂量分割方案仍未达成共识。

“唐人”成烂梗,疾病岂能当笑料(新视野)

2025-09-15

提到“唐人”,你会想到什么?  “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以唐氏综合征为例,这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和特殊面容,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  将“唐人”这类词用作嘲讽,把他人的痛苦当作笑料,不仅是对患者的极不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漠视。

板蓝根能预防感冒吗?(杏林寻宝)

2025-09-15

目前尚无大规模、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证实板蓝根对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有显著治疗作用。对此要明确,无证据表明板蓝根可预防流感或COVID-19等传染病,盲目服用可能延误疫苗接种或其他防护措施。还可能延误规范治疗,依赖板蓝根治疗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轻症风热感冒可短期使用,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多部门发布风险提示 警惕养老服务消费陷阱

2025-09-12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切实减少养老服务消费侵权事件,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防范养老服务消费风险。为方便消费者查询,民政部开通了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消费者可通过该平台查询或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  规范签订服务合同。  防范养老诈骗。

这些“好习惯”,其实不健康(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①)

2025-09-12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存在一些健康认知误区。  有哪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好习惯”,其实不健康?长期食用过热、滚烫的食物或饮品,会严重损害人的口腔与食道健康。

雷暴天气,如何防范雷暴哮喘(服务窗)

2025-09-1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提醒,遇到雷暴天气,公众需防范雷暴哮喘。  马艳良解释,雷暴天气时,强风会将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卷入空气中。雷暴天气时,紧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过敏原和污染物的浓度。  马艳良提醒,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患上雷暴哮喘的风险。

这些破伤风的认知误区,你了解多少?

2025-09-11

在破伤风杆菌感染尚处于潜伏阶段时,及时注射破伤风针或疫苗,其抗原成分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记忆,迅速生成大量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可在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尚未大量形成或与神经组织结合之前,将其有效中和,从而预防临床疾病的发生。即使受伤超过24小时,只要尚未发病,注射破伤风针或疫苗仍具有预防意义。

更多
分享到: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