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1
随着暑期到来,气温飙升,夜游热度持续升温。我国各地积极打造夜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仅推动夜经济持续繁荣,更让夜游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民众的一种新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夜经济蓬勃发展,正从传统的以餐饮、购物为主的夜市,向融合文化、旅游、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转变。

2025-07-10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同比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2025-07-09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一是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市场,近期拟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2025-07-08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截至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创2016年1月份以来新高,开放条件下防范化解各种冲击的能力得到增强。

2025-07-07
记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今年1—5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在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呈现出创新动能增势向好、制造业稳步增长的特点。 同期,我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

2025-07-07
总体来看,业界普遍预计,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融均将环比多增。回顾5月份数据,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0.62万亿元,新增社融2.29万亿元。从新增人民币贷款来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约2.1万亿元,环比季节性大幅增加,同比基本持平。

2025-07-03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1951.6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4892.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794.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2184.1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9022.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39.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7741.5亿元。 截至5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87.2万亿元。

2025-07-01
近日,《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25年“全球企业2000强”排行榜。据悉,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以销售额、利润、资产和市值四项指标为评估基准,2025年上榜企业合计年收入达52.9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人寿作为中国保险行业标杆,连续22年稳居榜单,此次排名提升至第89位,较2024年跃升27位,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2025-07-01
《公告》明确,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境外投资者当年的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准予向以后结转。境外投资者享受公告规定的税收抵免政策在2028年12月31日后仍有抵免余额的,可继续享受至抵免余额为零为止。

2025-07-01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已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它是全球现象,是技术革命。”随着全球对人工智能在金融体系应用中的重视,监管合作和协调非常重要。二是共筑安全可信的发展环境,护航人工智能行稳致远。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规范与安全基线。

2025-07-01
民营企业的感慨,折射出税惠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滴灌效应”。近年来,长兴县税务部门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相继出台一系列举措。今年前5个月,长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税惠政策的精准“滴灌”还体现在产业链协同上。

2025-06-3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1至5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支撑作用突出。1至5月,规上工业企业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

2025-06-30
今年以来,我省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截至4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635.42亿元,同比增长28.45%,远远高于全省平均贷款增速。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积极推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落地,指导金融机构摸清贷款底数、健全项目储备,加力推动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贷款投放。

2025-06-26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实施方案,旨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我国黄金产业冶炼加工规模、经营管理等优势,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推动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6-26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025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653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

2025-06-24
当前虽临近季末、年中时点,但资金面表现相对稳定。展望后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6月份资金面能够平稳跨季。叠加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预计6月份中期流动性会继续处于净投放状态。

2025-06-18
至此,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5次上调,多地92号汽油价格重回“7元”时代。截至目前,国内油价今年已经历12轮调整,其中5次上调、2次搁浅、5次下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认为,短期内地缘政治风险仍会是支撑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预计国际油价将在当前水平高位震荡。

2025-06-18
国家外汇管理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银行结汇1927亿美元,售汇1814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227亿美元,对外付款5897亿美元。“5月份,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平衡,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一是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李斌表示,5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

2025-06-17
随着2025年全国高考结束以及多地中考陆续结束,毕业游等需求持续释放,“考后经济”升温。产业链上市公司也从主题活动、体验项目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抢抓暑期旅游热潮。袁帅表示,随着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与消费升级,旅游产业链上市公司需持续推出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025-06-16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5月金融数据。 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 从社会融资量看,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2025-06-16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5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和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5月末,M1同比增长2.3%。也有业内专家认为,“活钱”增速明显加快,体现了近期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有回暖提升迹象。

2025-06-13
6月13日,科创板喜迎开板六周年。首先,科创板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构建起市场化发行定价制度。“创”字当头深化制度改革赋能质效跃升六度春秋,科创板砥砺前行,成绩斐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好样板,我国科技创新与资本深度融合的标杆平台。

2025-06-13
对于本次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赵伟认为,其投向可能更丰富,或扩展至科技与消费领域。朱华雷认为,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预计规模约为5000亿元,有望撬动约6万亿元至6.5万亿元的有效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5-06-11
6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入展开,更将推动全球科技治理,激发创新合作潜能,造福各国人民,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6-11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推出以来,截至5月28日已有119家市场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总发行量为3391亿元。业内普遍预计,未来我国科技创新债券市场或将迎来较高增速的增长,引导资金加速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在债券市场设立“科技板”,是业内近期关注的焦点。

2025-06-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政策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在会上表示,新时代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25-06-09
科技日新月异,催动金融加快赋能。随着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金融与科技将加快“双向奔赴”,进一步夯实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金融根基。近日,我们采访了一些地方的创新实践,共同探讨如何持续增强科技金融对创新发展的推动力。

2025-06-06
中国人民银行6月5日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央行打破月末公告当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惯例,于月初公告大规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引发市场关注。”

2025-06-06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2025-06-05
近期,中小银行掀起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潮。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相继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部分机构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最低已降至1.2%,跌破国有大行1.3%的同期利率水平。在当前信贷市场环境下,贷款利率持续走低,中小银行利差收窄,被迫降低高成本长期存款利率。面对净息差压力,中小银行积极调整长期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