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5
提到“唐人”,你会想到什么? “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以唐氏综合征为例,这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和特殊面容,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 将“唐人”这类词用作嘲讽,把他人的痛苦当作笑料,不仅是对患者的极不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漠视。

2025-09-15
目前尚无大规模、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证实板蓝根对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有显著治疗作用。对此要明确,无证据表明板蓝根可预防流感或COVID-19等传染病,盲目服用可能延误疫苗接种或其他防护措施。还可能延误规范治疗,依赖板蓝根治疗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轻症风热感冒可短期使用,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2025-09-12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切实减少养老服务消费侵权事件,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防范养老服务消费风险。为方便消费者查询,民政部开通了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消费者可通过该平台查询或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 规范签订服务合同。 防范养老诈骗。

2025-09-12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存在一些健康认知误区。 有哪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好习惯”,其实不健康?长期食用过热、滚烫的食物或饮品,会严重损害人的口腔与食道健康。

2025-09-1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提醒,遇到雷暴天气,公众需防范雷暴哮喘。 马艳良解释,雷暴天气时,强风会将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卷入空气中。雷暴天气时,紧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过敏原和污染物的浓度。 马艳良提醒,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患上雷暴哮喘的风险。

2025-09-11
在破伤风杆菌感染尚处于潜伏阶段时,及时注射破伤风针或疫苗,其抗原成分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记忆,迅速生成大量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可在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尚未大量形成或与神经组织结合之前,将其有效中和,从而预防临床疾病的发生。即使受伤超过24小时,只要尚未发病,注射破伤风针或疫苗仍具有预防意义。

2025-09-10
传染病防治法的流变与传染病防控史息息相关。其中,新法明确要求疾控机构对“重点场所”指导,体现了精准防控,有助于防止疫情在特定场所暴发和扩散。新法同时拓宽救济渠道,明确单位和个人认为采取的相关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

2025-09-09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唐毅9月8日在北京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这种说法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唐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很多人都觉得阿尔茨海默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病,这其实并不准确。

2025-09-09
学校、托幼机构是人群聚集的场所,也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的场所,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勤洗手,在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外出回家后,做好手部清洁,我们建议可以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用流水洗手20秒钟以上。

2025-09-08
花粉浓度高峰时段通常在每天10时至17时,这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尽可能减少花粉的吸入量。此外,花粉浓度高峰时段减少开窗频次。及时就医专家建议花粉过敏或有哮喘和其他过敏症状的患者,应注意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防止加重过敏症状。

2025-09-05
秋天已至,日常养生应从“养心”逐渐变为“养肺”。 秋季是进补肺脏的最佳时机,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食疗养肺,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秋季还可以辅以养阴生津润肺为主的中药,可将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或煮粥烫汤饮用。

2025-09-05
中医认为,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以干燥为主要特征,燥邪易伤肺脏。民间素有“白露勿露身,着凉易泻肚”之说,夜间睡眠时应关窗盖被,防止寒邪入侵。 白露期间,常见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问题。 “白露是秋冬进补的重要过渡期,防燥之余,需兼顾健脾与保暖,以达到身心调和、健康入秋。”

2025-09-03
用优质茶叶、鲜奶和新鲜水果等天然食材,通过多样化的茶底和创新配料组合而成的新式茶饮,成为年轻人了解传统茶文化的全新窗口。在众多品类中,奶盖茶与水果茶凭借独特的感官体验成为市场主流。2015年后,新式茶饮开始兴起,选用优质茶叶、鲜奶和新鲜水果等原料,强调高品质和健康理念。

2025-09-02
谁才是维生素C的天花板?每100克鲜果维生素C含量高达53.0毫克,是橙子的2至3倍,钙、钾、铁非常丰富,因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其铁的生物利用率较高。控糖人群注意水果摄入量血糖偏高者每天水果摄入量控制在50至150克。

2025-09-02
三类重点人群特别提醒老年人晨起、睡前各一杯温水“打卡”;每天喝500毫升牛奶,预防骨质疏松;每周吃至少3次深海鱼,每次50至75克。肠胃敏感、哮喘或痛经史者建议饮品温度≥10℃;普通人少量无妨,总量计入每日液体摄入。普通人每天摄入25至30克即可,超过50克可能妨碍矿物质吸收并引发腹胀。

2025-09-01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药物,但很多患者在服用过程中常因用药细节不当导致疗效不佳,甚至因副作用而中断治疗。胃肠功能好者优先选择空腹补铁剂,并搭配维生素C;胃肠敏感者优先选择餐时或餐后服用的补铁剂,减少胃肠道刺激。

2025-08-29
此次,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3D打印支架,用于支持实验室培养的脊髓类器官生长。在动物实验中,团队将这种含有sNPC的支架移植到脊髓完全横断的大鼠体内。“再生医学正在开启脊髓损伤研究新时代。”该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主要在动物模型中验证其可行性,但这种支架为治愈脊髓损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2025-08-28
据最新一期《分子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下丘脑的一类特定神经元能帮助大脑在日常情况下维持血糖水平。当研究团队在小鼠体内激活VMHCckbr神经元时,动物体内甘油水平升高。在这些患者中,VMHCckbr神经元可能过度活跃,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2025-08-28
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等机构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遗传风险最高的人群在坚持地中海饮食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降幅更为显著。结果显示,坚持地中海饮食的人群不仅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较低,认知衰退速度也较慢。

2025-08-27
科学家们测量它们的拇指长度与身体比例的关系,并对比其脑容量。换句话说,当我们的祖先开始频繁地捡起小树枝、剥开果壳、制造石器时,他们不仅需要更灵活的手指,还需要更强大的大脑来“理解”这些动作的意义。我们的手能雕刻艺术品、弹奏钢琴、打字发消息;我们的大脑则能理解宇宙、创作小说、设计飞船。

2025-08-27
据25日发表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一种STAG3-黏连蛋白能像“DNA组织者”一样,帮助精原干细胞建立独特的基因结构。研究还发现,这一蛋白在人体部分免疫细胞和血液癌症中高度活跃,阻断它能减缓癌细胞生长。这一发现为治疗不孕症和某些癌症带来了新的可能。

2025-08-26
控制烹调油摄入量烹饪过程严格控制食用油的用量。少吃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物。不吃或少吃肥肉,鸡鸭鹅建议去皮食用,也可明显减少脂肪的摄入。这样不但减少了油的用量,肉本身吃起来也不会油腻。

2025-08-26
目前并无科学证据表明“吃糖会直接促进肿瘤生长”,而盲目禁糖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反而不利于患者耐受各种抗肿瘤治疗。“吃够”是指患者每日摄入食物的能量充足,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能够更好地耐受抗肿瘤治疗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5-08-25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养生养出一身伤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史,属阴虚体质。晒背时场所要通风,避免正午暴晒,防止因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及“气随津脱”。

2025-08-25
不过,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等,随心所“浴”可不成,很容易对心血管、皮肤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洗澡时间过长浴室温度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长时间待在这种封闭、闷热的环境里,容易喘不过气。好些朋友比较关注香皂、沐浴乳的清洁能力,生怕洗澡时不能清除污垢,实际上清洁能力过强容易损害皮肤保护层。

2025-08-22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处暑将至。“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渐退。那么,处暑就意味着天气不再炎热吗? 这主要是因为,处暑后副热带高压虽然南退,但仍可能在南方地区维持稳定。

2025-08-22
张宸提醒,随着暑热渐退、秋燥渐起,应着重养护肺脏以抵御秋燥。张宸表示,为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等不适,可适当食用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梨等滋阴润肺之物,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糖分摄入。 处暑时节,“秋气通于肺”的特性易使人肺气旺盛,滋生“悲秋”情绪。

2025-08-21
酒精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消毒剂之一,常用来处理小伤口。不过,酒精触及伤口使人产生强烈的刺痛感,并非因为其消毒效果好,而是因为酒精会对伤口产生刺激。酒精的浓度至关重要,当浓度为70%至80%时,消毒效果最佳,因此日常使用的医用酒精浓度为75%。过低、过高的酒精浓度均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2025-08-21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事关百姓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稳定。 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日趋成熟,亿万老年人生活将更幸福,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