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5
“情绪中暑”等话题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刘志芬介绍,“情绪中暑”是由高温天气引发的心理及行为异常现象。一般来说,引发“情绪中暑”的原因可能有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或炎热环境中,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出现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情绪波动。

2025-08-15
蚊媒活跃,可传播多种传染病 立秋后,暑气尚未退尽,蚊媒仍处于活跃期,许多人不堪其扰。老人、孕妇以及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登革病毒后,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

2025-08-14
第六届世界蜂疗大会定于2025年11月21-23日在中国·深圳召开。世界蜂疗大会是一个面向全球蜂界高水平、高层次的世界性蜂疗学术大会和蜂疗产品博览会。其中包括蜂疗非遗传承入选ICA智库专家等。世界蜂疗大会以秉承开放、包容理念,欢迎和吸纳所有符合条件、愿意为全球蜂疗事业发展治理作贡献的机构和个人加入。

2025-08-14
记者8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联合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蛋白质改造方法。高彩霞表示,这个智能蛋白质改造新方法,相比传统手段效率更高、适用性更广、扩展性更强。

2025-08-13
2025年8月9日,全国食药同源智能康养高峰论坛在深圳市召开。本次高峰论坛的召开,旨在弥合这一鸿沟,通过跨界对话,将食药同源理论植入智能化康养场景,打造“预防为主、疗养结合”的新型产业生态。由此,标志着食药同源智能康养产业正式驶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2025-08-13
记者8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联合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蛋白质改造方法。高彩霞表示,这个智能蛋白质改造新方法,相比传统手段效率更高、适用性更广、扩展性更强。

2025-08-12
适用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伴有小便浑浊的患者。因时制宜调理机体清淡饮食祛湿利水夏季气候湿热,饮食宜清淡,多选择具有清热、利湿、利尿作用的食材,如丝瓜、冬瓜、黄瓜、薏米、赤小豆、绿豆等。

2025-08-12
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那么,我们真的需要“贴秋膘”吗?胖人不要盲目“贴秋膘”膘的原意是“饱含油脂的肥肉”,肥膘更是指富含油脂的肥肉。对于已经超“膘”的人来说,就不应该再盲目地“贴秋膘”了。

2025-08-11
六大现代生活陷阱饮食革命暗藏杀机当代青年日均脂肪摄入量较父辈增加40%,精致碳水摄入超标2.3倍。生物钟紊乱的代谢灾难夜班族胆结石风险增加57%。缺乏运动导致胆囊肌张力下降,胆汁沉积。被忽视的遗传警报基因检测显示,ABCG8基因突变携带者胆汁胆固醇排泄能力下降60%,这类人群更需要生活方式干预。

2025-08-11
问题来了,头发真的会越洗越少吗,脱发的锅到底该谁背?合理使用抗过敏药是控制过敏症状、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流言频繁洗头会导致脱发真相每次洗头都会掉一团头发,频繁洗头会不会导致脱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干性头皮可延长清洗间隔为3至5天,避免过度脱脂导致屏障受损。

2025-08-08
今年8月7日是立秋节气。立秋后,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下降,“秋燥”成为主要致病邪气。 立秋时节,随着“阳消阴长”的气候特征愈发明显,人体容易出现干咳少痰、鼻咽干燥、皮肤皲裂等不适。情绪上,秋季易生愁思,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避免不良情绪伤及肺志。

2025-08-08
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理念深度融合的今天,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张亚荣以其在中医蜂疗领域的卓越成就,荣任第六届世界蜂疗大会联合发起人。世界蜂疗大会作为全球蜂疗行业的标杆性年度盛会。张亚荣院长始终秉持这一信念。

2025-08-07
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指出,立秋之后的养生关键在于主动去适应这种热凉交替,昼夜温差显著的过渡性气候。王乐称,立秋并不代表酷暑的结束,同时还会经历一个特殊的节气,就是“秋老虎”这样一个节气。此外,情志调节在立秋养生当中非常重要。

2025-08-0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介绍,立秋后的养生关键在于主动适应“热凉交替”、昼夜温差显著的过渡性气候。对此,王乐表示,三个常见的季节性谣言需澄清:一是“换季输液能通血管预防脑梗”。王乐介绍,中医认为“秋燥”比较容易伤肺,肺喜欢湿润且和皮肤、鼻子关系密切。

2025-08-06
奥杰曼认为,中风会破坏大脑中负责控制动作的区域和神经回路,导致身体功能受损。 美国“神经连接”公司的脑机接口技术是将包含1024个微电极的植入体深入脑组织,以实现与神经元的直接连接。

2025-08-06
正值“三伏”,天气闷热潮湿,胃肠不适、晒伤、“空调病”等健康问题多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日举行主题发布会,邀请中医专家介绍夏季养生防病妙招。健脾化湿,防范胃肠道不适暑期出游,一些人发生水土不服,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不适症状较轻时,可以尝试中医食疗。

2025-08-05
近期,中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本轮流行中,中国境内第一例基孔肯雅热患者于7月8日确诊,由境外输入引起。广东省目前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暂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2025-08-05
今天就为大家盘点14款和三伏天最搭的食物。这种组合有助于对抗脱水,使其成为炎热天气的完美选择。番茄的含水量高达95%,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钾和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一种支持心脏健康的抗氧化剂。这种水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它们能支持皮肤健康和消化功能。

2025-08-04
正确区分暑湿和暑热,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症状合理用药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缓解中暑带来的不适。不过,造成暑湿和暑热的原因以及表现,还是有不同之处的。过度贪凉是暑湿暑湿指人体正气不足,又采取了错误的解暑方式。夏季饮用可预防中暑或缓解尿路感染初期症状。

2025-08-04
人体的循环系统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血管,心内科专家就来揭秘5种更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堵塞的血管。为何颈动脉斑块查得最多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检查莫过于“颈动脉斑块”检查。

2025-08-0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2022年至2024年各月份出生的婴幼儿申领补贴金额的对照表,有需求的家长可以参考申领。实施方案明确,各省份在地市级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地区差

2025-07-31
强降雨过后,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发生肠道传染病和各类食源性疾病风险增加,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朋友要注意食品安全,千万不可大意,做好“四要七不要”,严防“病从口入”。

2025-07-30
不少三甲医院业已开展蜂疗,受惠患者众多。培训背景为提高中医蜂疗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适应新时代“中医蜂疗标准化” 临床应用普及工作的开展。为了让蜂疗法造福更多的世界人民,我们更好理解“中医蜂疗”的精髓,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医、认识蜂疗,受益蜂疗,打开了重要“思想之窗”!

2025-07-30
为大力推广中医蜂疗文化,深入挖掘蜂界精英人物,39蜂疗网近期特开设《讲述·蜂界传奇人物》栏目。栏目内容《讲述·蜂界传奇人物》栏目将以多种形式,讲述这些蜂疗精英为蜂产品行业和中医蜂疗事业奋斗的精英们的故事。

2025-07-30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型“全脑”类器官,不仅包含多个脑区的神经组织,还具有初步的血管结构。该突破有望为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复杂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开辟新途径。未来,利用全脑类器官测试新药,有望提高神经精神类药物的研发成功率。

2025-07-30
针对当前公众关心的诸多蚊媒传染病防治热点问题,国家疾控局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作出权威解答。其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3种常见病毒性蚊媒传染病。通过互联网、咨询海关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多种渠道,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建议。

2025-07-29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则是将政策重点放在直接增加育儿家庭可支配收入。实施育儿补贴这一经济激励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家庭生育意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2025-07-29
方案明确,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申请,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

2025-07-28
另外,过量摄入功能饮料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引起急性血管内皮障碍。 胃肠疾病患者 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会引发不适。 服药人群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最好不要擅自饮用功能饮料,建议咨询医生,避免影响药效。

2025-07-28
7月25日,记者从西安医学院获悉:该校苟兴春教授团队、陕西省中医医院雷亚玲教授团队联合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完成的“龟龄集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证实,中药龟龄集对老年痴呆症有显著预防作用。研究显示,给予龟龄集干预的AD模型小鼠记忆测试成绩提升42%,脑内Aβ斑块减少35%,神经炎症指标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