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警惕自媒体刮起畸形“纯狱风”

2025-09-02

近日,一名自称为民生银行某支行前副行长的男子肖某,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讲述入狱前的经历,短短几天涨粉2.2万。公诉书显示,时任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某,以高息为诱饵,诱骗被害人签订虚假的理财产品购买或转让协议,并将钱款转入其控制的个人银行账户,骗取147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27.46亿余元。

“小视频”引发大争议 自媒体“发声”别越界

2025-08-26

餐饮公司投诉无果后,遂委托公证处对小李发布的视频进行证据公证,后诉至未央法院,要求小李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21万余元。最终经过调解,小王删除视频并登报道歉,同时赔偿青青租赁公司各项损失8000元。

编撰军事谣言、暴露军队敏感信息……一批自媒体账号被处置

2025-08-18

六、暴露部队营区。军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坚决依法依规打击自媒体涉军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发布和炒作不实信息账号主体,曝光典型案例。

高仿、AI造谣、抹黑!这些自媒体涉军违规案例被曝光

2025-08-14

军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坚决依法依规打击自媒体涉军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发布和炒作不实信息账号主体,曝光典型案例。同时欢迎有关部门和网民积极参与举报,共同打造良好涉军网络环境。

涉及发布不实信息、诋毁企业声誉、编造企业谣言等 厦门多家自媒

2025-08-08

近期,厦门市委网信办持续推进“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依法依规处置侵害企业、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扰乱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

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四部门发文→

2025-08-04

8月1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对新注册的“自媒体”账号,不经医疗资质认证,不得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自媒体乱“认亲”攀的是流量

2025-08-01

近年来,自媒体“李鬼”冒充李逵的戏码频繁上演,假冒当事人、近亲属、知情人士,通过虚构“权威报道”“一手数据”“深度揭秘”等信息,胡编乱造,干扰舆论,误导公众认知。让自媒体“断亲”,就要彻底斩除其“亲戚网”。监管做到时时“验亲”,自媒体才无法处处“认亲”。

中央网信办专项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

2025-07-30

多种手段歪曲事实问题方面,重点整治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仿冒他人,或编造社会民生等领域虚假信息,欺骗公众;歪曲解读关乎公众利益的政策方针、法规文件,宣扬“即将取消”“重大变动”等不实信息,制造噱头等。据悉,专项行动将从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流程,畅通用户投诉举报渠道。

全国首个自媒体协作平台即将在蓉启动

2025-07-25

7月25日,以“汇聚自媒体行业合力 赋能城市治理和发展”为主题的2025“自媒V发布”平台启动活动将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的核心是全国首个自媒体协作平台——“自媒V发布”的正式启动。

通报:网信部门大力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

2025-07-15

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处置一批假冒仿冒账号,督促重点平台加强账号审核、畅通举报渠道、深入自查自纠,累计处置违规账号3008个。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整治自媒体“伪专业”乱象需要硬核“真手段”

2025-07-02

整治“伪专业”需打出“真手段”组合拳,相关整治必须深挖根源、精准施策。整治“伪专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监管的“铁腕”、技术的“慧眼”、公众的“理性”等多方合力。

郑州通报2起“清朗”行动“自媒体”账号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2025-06-20

近日,为深入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强化“自媒体”治理工作,郑州网信、公安等部门强化联动,持续在源头管控处置上加压发力,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依法依规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大力营造安全稳定、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自媒体假扮官方“蹭”反间谍热度,人民时评:除“李鬼”账号,护

2025-06-09

假冒他人违规,蓄意诈骗违法。对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予以整治取缔,有利于营造和维护健康网络生态。其根本原因,在于相较于违法成本,“李鬼”们依然有利可图。

让自媒体流量回归真实

2025-05-23

前段时间,有自媒体行业朋友说,当前该行业“买卖流量与粉丝”现象较为普遍,曾有陌生号码打电话给他报价说,1000元能买几万粉丝。自媒体行业内的“数据买卖”早已有之,部分平台也在公然售卖。相关部门应狠刹自媒体行业存在的流量造假歪风,大力打击数据买卖行为,加强宣传引导,还自媒体行业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中央网信办:从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恶意营销、AI技

2025-05-15

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从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恶意营销、AI技术滥用等网络违法乱象,依法处置违规平台和账号。建立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畅通多元化举报受理渠道,组织国内主要网站平台开设专项举报入口,受理处置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促进网络环境更加清朗。

地铁上怪叫致乘客受伤,猎奇扰民的自媒体乱象当休矣

2025-05-12

5月9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对外通报“地铁上博流量怪行为致乘客恐慌受伤”一事。4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发布通报称,郭某、杨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以地铁怪叫事件为例,其影响早已超越个人层面,成为社会公共议题。

一自媒体侵害极氪名誉权,被判道歉并赔偿30万元

2025-04-21

法院认定被告的行为已对极氪构成侮辱、诽谤,侵害了极氪品牌的名誉权,判令其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极氪相关经济损失30万元。3月31日,蔚来法务部发布通告称,“车曝台”一审被判败诉。就此,法院依法判决林桂荣删除全部侵权内容,并对蔚来道歉、赔偿。

房产中介自媒体乱象亟待整治

2025-04-16

  据笔者观察,在房产中介自媒体赛道上,有两类乱象较为常见:  其一,虚假信息充斥。  房产中介自媒体乱象的背后,是个人私欲的恶性膨胀与行业自律的缺失。最近沪上某区执法部门对某中介公司和自媒体账号管理者分别作出了罚款人民币3万元和1万元的处罚,下一步还将依法移交房屋主管部门取消该公司网签资格。

郑州通报3起“清朗”行动“自媒体”账号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2025-04-09

近日,为深入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强化“自媒体”治理工作,郑州网信、公安等部门强化联动,持续在源头管控处置上加压发力,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依法依规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大力营造安全稳定、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治理“自媒体”乱象,平台是关键一环(云中漫笔)

2025-04-08

从个别“自媒体”“唯利是图”“利益至上”的导向上可以窥见近年来“自媒体”某些乱象。在“自媒体”的盈利链条中,平台是重要一环。“自媒体”依附平台而生,是平台内容的生产者,其内容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平台规则的影响。近年来,相关部门出组合拳打击“自媒体”乱象,强调平台责任,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

跟风“DeepSeek帮你做自媒体”,到底是谁在赚钱?

2025-03-31

跟着网上的教学,用DeepSeek做短视频一个多月后,升阳的视频号被封禁了。随着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对许多普通人来说,这些被称作为关乎“国运”的AI工具,似乎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上海98个房产类“自媒体”发“标题党”不实信息被禁言

2025-03-26

上海市网信办已协调有关部门对“锐哥经济思维”“上海珑铮新房”等98个违规“自媒体”账号予以阶段性禁言处置,并指导属地网站平台清理造谣传谣、“标题党”等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900余条。

自媒体创作、跨文化表达 华侨华人新生代这样发“新声”

2025-03-17

与老一辈侨胞相比,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跨文化表达有何不同?一群华侨华人新生代自媒体创作者,向本报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故事。羽静说,2020年,她开设了自媒体账号,与同为华裔新生代的摄影师好友林以琳用影像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作为华裔新生代,我们与

自媒体博主索取删稿“公关费”70万元,获刑10年3个月

2025-03-12

自媒体财经博主寇某借“发稿”行“敲诈”,以牟取暴利。寇某趁机胁迫该公司签订所谓的“合作协议”,并以“信息服务费”的名义索取20万元。为避免舆情进一步扩散,尽快消除负面影响,该公司支付了这笔“公关费”,寇某随即删除了负面稿件。经普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作出前述判决。

全国政协委员冯晓婷:建议为新媒体从业者与自媒体人士建立职称认

2025-03-04

为规范行业、提升从业者职业认同感与内容质量,推动新媒体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冯晓婷建议新媒体行业人士与自媒体人士给予对应的职业身份,建立职称认定体系。

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借机煽动

2025-02-28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表示强烈谴责。乒羽中心将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以及对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恶意行为。

网信办:2025年“清朗”系列重点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

2025-02-25

2月21日,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AI技术滥用、涉企网络“黑嘴”等六大问题被点名。中央网信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有序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同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重点整治内容。

自媒体发黑稿玷污企业名誉 最高法:易滋生“黑稿产业链” 应严

2025-02-24

法院认为,自媒体运营者发布“黑稿”损害企业名誉,应承担侵权责任。最高人民法院2月17日对外发布6个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案例1为某房地产经纪公司与杨某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杨某某的行为不仅侵害企业名誉权,也对正常的市场秩序产生不良影响。最终,法院判决杨某某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上市公司“企二代”投身自媒体,谁能接住“泼天流量”?

2025-02-21

  事实上,这些活跃于互联网平台的“企二代”,背后无一例外有一家消费品企业,谁能通过社交账号接住“泼天的流量”,无疑是一场考验。  作为一位97年的“上市公司创二代”,赵泽龙主打“负债48亿元,父债子还”的接地气人设,凭借其坦诚的表达方式,很快成为曲美家居的“代言人”。

不容自媒体恶意炒作营销

2025-02-17

近日,就有平台对某知名人士的账号进行了无限期封禁,理由是相关账号发布不实信息、恶意炒作营销,且屡次未改正。自媒体恶意炒作现象的危害不容小觑。此外,通过恶意炒作来带货营销,还涉嫌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此次的封禁事件,体现了平台对发布不实信息和恶意炒作营销行为鲜明的否定态度。

更多
分享到: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