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结合文旅产业需求创新多样化服务,助力经营主体降低风险负担、提升服务质量。下一步,保险业要研究文旅消费新趋势、新热点,优化产品保障设计与救助服务功能,创新保险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要。
暑期文旅消费火热,充分说明市场供需两旺。文旅“热”,消费“兴”。有关专家表示,今年暑期迅速升温的“博物馆热”,不仅为文化盛宴锦上添花,更为文旅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创新不断,花样翻新的产品供给正在不断激发旅游经济的新活力。
2024年暑运已经过半,据8月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7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23亿人次,同比增长4.19%,日均发送旅客1363万人次。旅游成为暑期娱乐的首选,2024年暑运客流或将创历史最高水平。暑运已过半,铁路部门会继续保持便民措施,维护设备稳定,为乘客出行提供舒适与安心。
陕西暴雨主要在陕北地区,全省撤离避险8198人。8月6日8时至7日8时,陕北中部、关中西部局地降暴雨。因受强降雨和洪峰过境影响,陕西壶口景区临时闭园。8月7日,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发布闭园公告,因受强降雨和洪峰过境影响,为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陕西壶口景区将从即日起临时闭园,恢复开园时间另行通知。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五一”假期,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120%以上,消费人次超430万。本次消费季主场活动突出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特点,推动文体商旅融合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创新发展。
近期,县域旅游持续走红,原先静谧安逸的县城变得热闹喧哗,县城文旅产业持续火热,地方经济迎来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我国县域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县域旅游市场快速成长,旅游收入增幅显著,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进入三伏天后,江浙沪地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位于浙南山区的泰顺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则抓住“凉机”打出“避暑牌”,吸引一波又一波省内外避暑游客。
当下,正值国内暑期游高峰,全国多地备足“夏日文旅大餐”,避暑游、乡村游丰富多彩,把“头回客”变“回头客”,让“流量”变“留量”,夏日乡村旅游经济活力四射。火热的暑期旅游市场中,乡村游因亲近自然、玩法多样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新”正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鲜明标签。
越来越多的退休群体选择通过研学游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增长见识,提升自我,带动养老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发展养老等基础型服务消费,不仅有利于满足居民需求,而且有助于吸纳更多劳动就业,稳定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体育旅游”。体育与旅游联合,带动了赛事举办地周边住宿、餐饮等消费,催生了火热的“体育旅游”经济。还可以借助其他新型业态,营造更具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的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要更加努力激发“体育旅游”综合效应,点燃新一轮消费激情。